2)第987章 上海棉布卖不出去?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外还有几名商人,华允诚也在其中。

  夏允彝、黄宗羲等人都不曾见过崇祯。

  天启年间,华允诚曾在京城为官。

  那时候崇祯还是信王,华允诚却是远远地见过几次。

  此时看到崇祯,华允诚揉了揉眼睛,随即心头大震,慌忙就要行礼。

  崇祯眉头一皱,凌厉的目光看了过去。

  华允诚顿时僵在那里,不敢出声。

  “云真人这里有客人,下官改日再来。”

  见云逍这里有女客,夏允彝顿时惶恐不安。

  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,拜会上官要在三天前就送上拜帖,上官答应了才能登门。

  这次直接前来清华园,原本就是十分失礼。

  云真人这里又有女客,那可是相当的无礼了。

  云逍摆摆手,“不妨事,都坐下吧。”

  夏允彝忙道:“下官站着就好。”

  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落座。

  云逍也不勉强他们,开门见山地询问上海港建设和浦东开发的事情。

  夏允彝胸有成竹,一一作答。

  上海港扩建工程,已经全部完成。

  只是当初的规划有些不够大胆,刚建成不久,又得规划继续扩建。

  由于上海港特殊的地理位置,再加上荷兰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地运送棉花、粮食到大明,每天进出港口的船只太多了。

  港口已经不够用了,于是只能规划着进一步扩建。

  上海港带来的巨大收益,也显现出来。

  仅是上半年收取的关税,就已经高达二百万两白银。

  这还不算上海县地方上的税收。

  大玉儿脱口说道:“不可能,这绝不可能!”

  话一出口,就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哪有说话的份儿,赶忙闭上嘴巴。

  她的心里却是一阵冷笑。

  果然跟传闻中的那样,明国的官员喜欢谎报政绩。

  大清国虽然地处辽东贫瘠之地,可毕竟是一国,人口接近300万。

  即使把所有旗民、汉人的家产全部搜刮起来,都不一定能搜刮到这么多的银子。

  一个自己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小县,新建的港口,半年收入两百万两白银?

  咋不上天呢?

  看云逍子的样子,他竟然还信了!

  谪仙人不是洞悉天下事吗?

  “有何不可能?”

  “户部的账目,以及孙传庭的奏报,都说的一清二楚,怎么可能有错?”

  崇祯笑着开口。

  上海港就是叔父种下的摇钱树。

  半年就给朝廷挣了这么多的银子,快顶得上以前一年的国库收入了。

  这建奴女人,哪里知道叔父的厉害?

  大玉儿半信半疑。

  云逍冲夏允彝摆摆手,“不必理会这井底之蛙,继续说。”

  大玉儿面红耳赤。

  能给一点最起码的尊重吗?

  太伤人了!

  夏允彝好奇地看了一眼大玉儿,继续汇报上海的情况。

  浦东开发进展也十分顺利。

  由于官府组织得力,又有巨大的利益驱动,短短一年时间,浦东就修好了大堤和海塘,开发田地二十万亩。

  这还不算什么。

  在陆家嘴以及黄浦江畔,陆续建起了上百家工厂。

  其中工人超过千人的工厂,就有五十多家,棉纺、印染、制衣一条龙。

  “只是……”

  夏允彝欲言又止。

  云逍问道:“遇到什么难处不成?”

  华允诚接过话头,苦笑道:“的确是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。”

  崇祯一阵好奇:“出了什么事?”

  华允诚答道:“浦东工厂制造的棉布,在大明国内卖不出去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