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74章 大决战?都飘了啊!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了。

  崇祯却迟迟没做决定。

  大臣们都知道,陛下在等真正能拿主意的人。

  倒是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。

  不仅是崇祯。

  没有云真人把关,所有人心里都有些没底。

  不多久,云逍来到文华殿。

  崇祯忙从御座后走出来。

  “拜见陛下!”

  云逍向崇祯施了一个道揖……他倒是想叩拜,可大侄子不敢受用。

  “云真人免礼。”

  崇祯忙让内侍搬来一张椅子,奉上茶水。

  大臣们艳羡不已,却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。

  兵部尚书李邦华,将大臣们刚才讨论的内容,一五一十地向云逍说了一遍。

  云逍一边听着,一边不急不躁地喝着茶水。

  风轻云淡的样子,让崇祯和大臣们都是心中大定。

  有定海神针在,天塌不了!

  “内阁以及兵部以为,以蓟辽督师孙承宗率领宁远、山海关、蓟镇、大同、宣府等九镇兵马,与建奴在锦州展开决战!”

  李邦华道出内阁和兵部的意见。

  大臣们都显得十分亢奋。

  都飘了啊……云逍淡淡地问道:“有几分胜算?”

  “十拿九稳!”

  一名大臣插话道:“优势尽在我大明,可一战定乾坤!”

  “这位是……”

  云逍看了这大臣一眼,不认识。

  那大臣答道:“下官兵部右侍郎陈新甲。”

  云逍点点头,眉头不由得一皱。

  虽然不认识,却是知道这个陈新甲。

  历史上的松锦之战,之所以惨败,陈新甲居功甚伟。

  萨尔浒之战,明军因为朝廷不断催战,最终导致大败。

  松锦之战,朝廷依然没有汲取教训。

  洪承畴与多尔衮战于松山,初战告胜,建奴几乎溃败。

  如果按照洪承畴的建议,步步为营的稳步推进,那么即使无法战胜建奴,也不会导致最终的惨败。

  结果兵部尚书陈新甲偏信辽东监军张若麟的轻敌冒进之言,一味催促速战速决。

  再加上大侄子崇祯又急于求成。

  最终导致洪承畴所部,落入皇太极的陷阱,松锦大败。

  陈新甲后来还干了一件决定大明存亡的事情。

  松锦之战后,明军虽然大败,建奴同样也是损失惨重,陷入战略瓶颈期,难以进一步突破。

  此时的建奴,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够入主天下。

  兵部尚书陈新甲认为“南北交困”,只有议和,才能暂时摆脱面临的困境。

  于是在崇祯的默许下,陈新甲与建奴秘密达成了“意向和约”。

  若是和约真的达成,大明也就可以腾出手来,收拾国内的烂摊子。

  要是真的成了,说不定大明还能苟延残喘个几十年。

  谁知和约内容竟然被泄露了出去。

  据说是因陈新甲的家僮,误将和约当做是塘报,“付之抄传,于是言路哗然”。

  事情虽然有些扯淡,但泄密成了既定事实。

  时值东林党当道,其势能直接左右皇权。

  东林党人皆为夸夸其谈之辈,用兵打仗没屁用,但站在道德的高度,却口舌如簧,慷慨激昂。

  借着这件事,东林党把崇祯喷成了筛子。

  崇祯迫于压力,只得下旨,以卖国罪将陈新甲处斩于市。

  就这样,明朝与建奴议和的事情也就告吹了。

  明朝唯一能缓一口气的机会,也烟消云散,在内忧外患之下,迅速走上了亡国之路。

  ‘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’。

  云逍已经在陈新甲的脑门子上,贴上了一个标签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