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71章 为了朕,叔父用心良苦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每一支火枪,每一门火炮,包括每一个零件,都要达到相同的规格,不同的枪支、火炮,零件、弹药可以互换。”

  这才是火枪大规模生产,并且还能保证质量的前提。

  以往的机制不改,依然是换汤不换药,即使暂时领先西方世界,也很快会没落下去。

  毕懋康将这些话又记录下来,并且用毛笔做了重点标记。

  孙元化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云真人所言,下官深为赞同。只是大明的度量不一,难以对火器部件进行精细衡量,这该如何是好?”

  这是实情。

  大明的基本长度单位是尺,最小到寸。

  不仅不够精细,由于测量工具缺乏统一,导致各地、各行业的尺度长短并不一致。

  比如营造尺、量地尺、裁衣尺,同样的一尺,却并非是一样的长度,中间误差达到数厘米。

  这样的度量肯定无法用于精密制造。

  云逍想了想,然后看向崇祯,微微一笑。

  崇祯愣了一下。

  叔父这是个啥意思?

  云逍说道:“我建议,废掉以往的度量单位,重新制定统一的规格。”

  孙元化问道:“以什么为标准?”

  云逍向崇祯说道:“请陛下伸直右臂。”

  崇祯一脸懵,却还是依言做了。

  云逍用手指从崇祯的左肩,一直延伸到右手指尖。

  “这个长度,就是一米,十分之一是一分米,百分之一就是厘米,然后是毫米。”

  “以此作为标准,推行全国,沿用到后世。”

  这个长度大约是后世的一米。

  至于精确不精确……云真人可没那个闲工夫,去测量子午线的长度。

  之所以要改长度单位,那是因为云真人脑袋里装的很多东西,都是用后世的公制。

  若是换算成明制长度单位,不仅麻烦,还会出现很大的误差。

  索性全都给改了。

  至少在精密仪器制造上,要统一到这个标准上来。

  崇祯顿时激动起来。

  叔父这是要让朕,名垂千古啊!

  以自己的身体为长度单位,并非是云逍的首创。

  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,“布指知寸,布手知尺,舒肘知寻。”

  一人高为一丈,故有“丈夫”之谓。

  李世民以左右脚各行一步,作为尺的标准,叫“步”,并规定一步为5尺。

  此时大明沿用的长度单位,标准正是来自于李二。

  这还不算随意的。

  13世纪初期,英吉利的度量衡十分混乱。

  约翰王不耐烦地在地上踩了一脚,然后指着凹陷下去的脚印对大臣们说:“就用这脚印,作为丈量标准!”

  这就是英尺的来历,一直沿用到后世。

  云逍见崇祯兴奋的样子,笑了笑,索性再让大侄子高兴一下。

  他随即对毕懋康说道:“按照刚才所说的改进意见,尽快造出样品,新式的火枪,就叫‘崇祯式’。”

  崇祯的眼睛顿时又亮了起来。

  叔父指点造出来的新式火枪,那肯定是要名留青史的。

  以朕的年号来命名火枪,必定跟崇祯剑一样,在史书上留下一笔。

  叔父为了朕,真是费尽心思啊!

  毕懋康感到肩膀陡然一沉。

  以陛下的年号命名的新式火枪,弄好了肯定是大功一件。

  这要是弄砸了,陛下肯定是要龙颜大怒,说不定就脑袋不保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