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35章 压力山大_五代十国往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势力与淮南势力向来与中原势不两立,在五代前期,三股势力呈鼎足之势。相比于两湖地区,大宋收复川蜀的举动引起了南唐的极大震动。

  李煜只能不断进贡,向中原王朝摇尾示乖。

  970年,赵匡胤交给李煜一个任务,让他写信劝降南汉刘鋹。

  李煜开会讨论,大家积极讨论,认为老大让写信,南唐就必须照做,否则就是抗旨不遵,谁知道老大的真实意图是南汉还是南唐呢?写一封诚意满满的书信,也不是什么难事,再了,只要书信交给南汉,无论刘鋹是拒绝还是接受,对南唐都有好处。

  如果刘鋹接受,称臣于宋,那么大宋就师出无名,从此南汉、南唐、吴越国将避免亡国厄运,至于未来,还要看北汉和契丹的表演;如果刘鋹拒绝归顺从而招致战争,那么变数就更大了,万一打成持久战,大宋国力将遭受重创,南唐坐享其成。

  李煜认为很有道理,于是就让潘佑起草,随后委托给事中龚慎仪持书到广州,劝刘鋹回头是岸。书信详情见前文南汉专题。

  结果刘鋹选择了后者,拒绝臣服。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。同年,潘美挂帅,大宋发动了消灭南汉的战争。

  战争爆发后,南唐的功勋老将——“援寿四将”之一的林仁肇,当时是南都留守,他给李煜上了一封秘密奏折,把李煜惊出一身冷汗。

  林仁肇指出,现在大宋在江北诸州的兵力很薄弱,每州驻军不过才几百人,大宋前年灭蜀,今又侵岭南,战线过长,往返有数千里之遥,师老兵疲,臣的计划是这样的:给我数万精兵,我先攻占寿州,扼住正阳浮桥,然后振臂一呼,团结起江北遗老遗少,则可收复江北之地,复我故国疆域!宋师若来,我就凭借淮河之险抵御。如此一来,宋师的战线将从淮河一直延伸到岭南,直达川蜀,他们疲于应对,我们大功告成!

  在奏章最后,林仁肇还特意强调:为了免除陛下的后顾之忧,我在起兵之日,就宣布叛乱,您也顺势宣布我是叛军,这样,如果我成功了,那么南唐享受其利,如果我失败了,就请诛杀我全家,以证明这是我的个人行为,与陛下无关、与南唐无关,我绝不牵连陛下!

  林仁肇是闽国旧将,南唐灭闽后归附南唐,在“三征淮南”中表现突出,受到重用,是南唐着名的鹰派人物。有气势有胆略有魄力……唯独没有政治头脑。

  史书李煜“惧,不敢从”。李煜之惧,惧在两个主要方面。

  首先是军事上,这个最直观。直取寿州、往据正阳,也许可以通过偷袭来实现,但振臂一呼、下云集响应,然后顷刻间控制江北全境、夺回淮河控制权,这个就异想开了。南唐将士们要真有这个实力,又怎会沦落到今这般地步?

  其次则是政治上。林仁肇已经挑明,为了不牵扯李煜,自己要“假谋反”,以叛军之名推动这次军事行动。另外,这次行动还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李煜要拨给林仁肇数万精兵,而这几乎是南唐的全部家底儿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……您到底是“假谋反”呢,还是“假假谋反”?

  林仁肇,虽是李璟时期的功勋老将,但毕竟是降将出身,且不他降将的身份,即便是根红苗正的革命老同志,要抽调走全国精锐,然后光明正大地“造反”,主子会同意吗?

  很多人误以为李煜的“惧”是惧怕大宋,担心打不过大宋。其实李煜真正惧怕的是林仁肇。

  林仁肇并不孤独,想“假谋反”的还有一个人。

  此人名叫卢绛,之前主动给枢密使陈乔投稿,获得了陈乔的赏识,提拔他当沿江巡检,也就是长江巡逻队长,负责长江边防巡察等工作。卢绛是个硬核狠人,到任后募集亡命之徒,组建了一支水军独立团,然后多次伏击吴越国水军,俘虏了数百艘吴越国战船,提高了南唐的水师装备水平,更磨炼出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的水面武装力量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