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71章 根基_大家请我当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容有失。一旦义军稍有盘踞此地的苗头,便会遭到大明调集全国的力量,进行毁灭性打击。这也正是义军从陕西进入山西以后,初时如鱼得水,到后来反而越来越困难的原因之一。

  朝廷设立的九边军镇,刚好如同一字长蛇阵一般,镇守着陕西、山西和直隶三地。若想雄踞一处,必须要先击破大明九边精锐才行,这难度恐怕比当初后金占据辽东还要困难。

  正因为张慎言向张顺道出了其中关窍,张顺才下定南渡黄河的决心。

  只是这南渡黄河以后,自己根据当立于何处?张顺反复思量,又大量参考张慎言的建议,才初步将目标选在这豫西附近。

  此地乃是崤山、熊耳、伏牛三山交汇之处,又分属黄河、长江两大水系。向西便是陕西的秦岭及其支脉相遮蔽,向南、西南则是武当山、大巴山等荆襄山脉群。

  若是进取,则东可以顺洛水直驱洛阳,进取中原;向南则可以入南阳,直取荆襄湖广之地;北可以跃黄河,取山西河东;西可以流窜至汉中、陕西。

  刚好此地往北不在九边之内,往南不缺船、马之用,又多金属矿藏,士卒之用,正合为自己根基。

  只是此地有万般好,却有两样不足之处。

  一则是此地山脉虽险,却苦于纵深不足。若是官兵发大军围剿,自己不得不避与他处。

  二则是此地虽然崇山峻岭,皆是苦寒之地。没有膏腴之田可以耕种,不足养活大军,以发展壮大。

  可是思来想去,天下之地,有没有其余合适之处可以安身,张顺无奈只得先取了此处勉强存身再说。

  所以,张顺到了这卢氏第一步便是挟持了此地知县和城中大户,使其帮自己掩人耳目。

  那白县令和城中大户刚好又起了矛盾,张顺更是不怕他们联合起来,对付自己。

  白县令闻言颇为苦涩,可是他也没有办法。先是城中大户和他翻了脸,若是再得罪这“贼酋”,恐怕自己只能一死了之。

  可是人若是能活着,谁又愿意去死呢?白县令想了想,只需自己欺上瞒下,不将贼人进入卢氏之事汇报上去,谁人又能知晓这般贼人安居此处?

  如今那城中三姓大户出卖知县,投靠贼人,更是不敢将此事捅了出去,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?

  白知县便一口应了此事,那王氏、李氏和卢氏闻言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却是无奈,也只得应了。

  他们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,好容易下定决心想要人不知鬼不觉的出卖一把本县知县,还遇到了这么一个狡猾的“恶贼”。

  他们三姓见白知县已经应了,他们也不用担心此人出卖自己三家,也便一口应了。

  张顺见大家都毫无疑义,便痛快的吃了一顿酒,各自休息不提。

  第二日,张顺便声称是祖籍在此的高官,如今老人家思乡心切,特意返乡建造山庄,以供家中老人居住。

  便一边派人监视城中知县和大户动向,一边派人去山中探查适合建立山寨之处,准备就此建立根据地。

  大家不是一直奇怪作者为主角选择哪里作为根据地吗?这下明了了。此处距离李自成藏身的商洛山也不算远,李自成等义军也曾多次在这附近立营潜伏,勉强算是立足之地。

  不过,这算不得真正的根据地,顶多算是主角的一个台阶罢了。此处好在:一有大量的矿藏,二有优质兵员“毛葫芦”,三了解北方形势。很适合主角沉淀积蓄一下实力,为日后更进一步做准备。

  有读者提到的荆襄湖广作为根基,也非常不错,只是位置太过偏南,又不够靠南。对于初期发育的主角来说,既无法接触北方的战马和作战的先进战术,又很难接触西方传来的先进技术,作者暂时不取此地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