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465章 山地炮_大家请我当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这种灭虏炮每车能载三门,既可以用人力推,又可以用畜力拉,紧急之时又可以手抬肩扛,极其便利。

  而另一款二百斤的火炮,张顺选来选去,选中了“叶公神铳”。

  这叶公自然就是指明代明军叶梦熊,此人因为以大型弗朗机一百五十斤的子铳为基础,改出来一一大堆锻造火炮,成为了明朝中后期的火炮中坚。

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“大神铳”,又名大将军炮。

  这一型大炮重达千斤,大致相当于欧洲的九磅、一十二磅炮,是明军的一种典型野战炮。

  当初,张顺自称“擎天柱”,在山西流窜之际就曾装备了缴获的此炮,作为火力补充。

  然而,除了这一款经典款的“大神铳”以外,叶梦熊还设计了包括前面锻造“灭虏炮”在内的一系列锻造火炮。

  其中地字神铳,重二百斤,长达三尺二,能够发射三斤合口弹,颇有威力,故而张顺有选中此炮一作为山地作战的主要火力。

  说到这里,不得不再提一句,张顺对叶梦熊创制的各自“神铳”越了解,越对其的敬仰滔滔不绝。

  你道为何?

  原来张顺越深入了解明军原有的野战炮体系,越觉得明军的火力打击体系颇为完善。

  其改革的主要方向不应该放在红夷大炮和西洋战法的全面引进,而在于对旧有体系的梳理和改进上。

  比如旧有的“大神铳”、“神铳”等火炮,不应该用铸造的大量红夷大炮替代,而应该用先进的“红夷形制”改进旧有的锻造火炮。

  其实仔细想来,张顺所做的也不过是用更科学、更合理的火炮形制代替旧有的“大神铳”、“神铳”等火炮。

  而代替的成果自然就是威力更大,机动性更好的野战炮和黄金炮。

  这两型火炮都通过更科学的设计,在总重量控制在千斤的情况下,口径变的更大了,火力也变得更强了,这才是义军克敌制胜的关键。

  闲话休提,话说张顺刚刚选好了地字神铳和灭虏炮两型火炮以后,率先将它们装备在旧式编制的明军军中,替换掉了原来原本五花八门的火炮。

  而如今官抚民麾下有五千旧式编制士卒,张顺便为其配备了地字神铳二十门,灭虏炮、弗朗机一百门门作为打击火力。

  这官抚民当官这么多年,哪里这么“富裕”过?

  以前手底下都是有啥用啥,虽然火炮众多,但是大多数都是虎蹲炮以及各自小型弗朗机,用来打一打鞑子还行,若是用来对付东虏,那只能上前肉搏拼命了。

  “将军,你看!”就在官抚民沉思之际,突然有人提醒道。

  “哦?”那官抚民闻言抬头一看却是一座山头。

  这山头坡度教缓,刚好又是靠近后金阵前位置,若能能够占据此处,便能凭高视下,占据优势。

  “走,冲上去!”官抚民好歹是一员宿将,如何不了解此地的重要性,不由当机立断道。

  “好嘞!”左右听了,连忙领了军令,快马加鞭向那山头赶去。

  “将军,这……这拉火炮的车推不上去!”而就在这时,官抚民麾下的炮手不由一脸为难道。

  “推不上去?”官抚民看了看,不由立即下令道,“大号的抬到马背上,驮上去。小号的一人扛一个,轮换扛上去!”

  “喏!”那些炮手闻言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顿时无话可说。

  虽然说这些炮有些沉,不过九十五斤的灭虏炮他们也能轻松抗起来。

  至于重达二百斤的地字神铳,两三个人用力,也能抬起来抬到马背上。

  于是就这样,众人使出来吃奶的力气,又把这些经过张顺精挑细选的火炮带了上去。

  而就在这时,后金硬中的将领也发现了这一处高地。

  “怎么办,主子?”

  “还能怎么办,赶快上去!”

  “那……那火炮太沉,推不上去了!”

  “把中位炮和小型弗朗机带上,其他大将军、二将军姑且扔下吧,反正对面‘顺贼’也带不上去!”那将领随意的应道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napd.net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